发布日期:2023-06-01
国外银行接连爆雷,跨境卖家要注意这点!+ 查看更多
国外银行接连爆雷,跨境卖家要注意这点!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3-04-13 09:50
最近的雷一个接着一个,继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之后,欧美多家银行接连倒闭,瑞士信贷跌成了“瑞幸”,吓得瑞士政府赶紧撒钱支持,好在一直以来作为中立国的瑞士政府还有比较独立的货币政策自主权,留有一定回旋余地。
但是下一个是谁?政府还会不会救?真的就不好说了。欧洲央行在此关口坚持加息50个基点抗击通胀,外汇市场也被这乱象吓得鸡飞狗跳,同时也引发了民众对于银行的偿付能力的担忧。

如何理解近期频发的事件?
危机的发生并不偶然,硅谷银行爆雷看起来像是黑天鹅,实则是灰犀牛。过去几年,尤其是疫情以来,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资产负债表几乎扩了一倍,从4万亿增加到了8万多亿,导致市场上美元流动性泛滥,即使是后来大幅加息也不影响消费投资的热情。
在此情况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前期在低息环境下,持有了大量的债券仓位,其中相当一部分需要进行盯市估值,如果没能及时做好套期保值的话,在美联储快速加息的过程中将会面对巨大负面的MTM(盯市估值)压力,当银行流动性出现紧张局面的时候,将会不得不抛售资产换取流动性,浮亏变成了真亏,于是就发生了硅谷银行的事件。

疫情以来美联储连续加息扩表
不少银行面临信用风险问题
银行危机,带来的不仅是金融危机,更是经济的震荡。据外媒报道,自上月银行危机爆发以来,银行存款外流的情况不断发生,在欧美小型银行中尤为普遍。不少业内人士甚至表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似乎已经不能看了。
因大银行抗风险性比小银行强,安全性更高,更能够保证资产安全,所以不少人在银行业暴雷之后,会选择把存款从小银行转到大银行。

而除了流动性风险外,不少银行也面临着信用风险问题。目前来看,这些银行的业务较为单一,其贷款占存款的比重更高,信用风险敞口很大。
而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加之当前美国商业地产贷款的拖欠率缓慢上升中,这就导致了违约问题时有发生。因此,这对于不少银行来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跨境卖家要注意信用证收货风险!
流动风险叠加信用风险,这些银行接下来可能会步履维艰,其资产质量、收入、盈利都有可能出现进一步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环境,跨境企业要尤其注意信用证收货风险!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常见的结算方式近期已不再受国内银行信任,不少买方第一笔走阿里巴巴,第二笔就开始走信用证,还有些客户拿已不存在的硅谷银行信用证进行结算,简直是乱搞!

所以钮信融在此提醒:近期卖家在取收海外银行信用证时需更加谨慎!应加强市场行情的风险研判,深入了解客户交易背景,严格审查客户综合实力,以提高综合风险防控能力!
部分资料参考:财经早餐、乒乓智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