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外贸企业的痛?+ 查看更多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增长11.9%;民营企业出口13.22万亿元,增长18.1%,占出口总值的60.6%。可见,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是支撑我国外贸发展的中坚力量。
稳外贸,则必须稳住中小微外贸企业。
但在当今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的情况下,各种风险交织,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是非常大的。
其中,难以获得效率高、成本低、体验佳的跨境金融服务是中小微外贸企业开展跨境业务面临的难题之一。
在过去,中小微外贸企业较难获得优质的跨境金融服务。究其原因,反洗钱风控难题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具体到B2B外贸出口,由于交易链路更为复杂,涉及大量线下环节,其反洗钱风控的难度系数更高,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
以往,传统机构以服务大型企业为主,其反洗钱风控模型也是针对上述企业制定的。当面对体量小、交易特征多变的中小微企业时,如何高效且低成本地获取足够数据和信息、精准控制风险成为挑战。
为助企纾困,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不断深化外汇收支便利化改革。
2019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在粤港澳大湾区、上海、浙江开展首批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3年多以来,试点地区、范围不断扩大,试点条件、业务种类逐渐放宽,政策惠及实体经济的广度逐步拓宽。
2020年5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的通知》,提出多项举措支持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的发展,以提高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水平。
2020年12月,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将跨境人民币业务扩至跨境货物贸易等经常项下,加大了跨境人民币的结算力度,并进一步简化跨境电商主体的收结汇流程;银行和支付机构对于资金跨境层面的操作准则更加清晰,对推动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2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文《持续推进贸易外汇便利化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其中提及,将继续增加外汇便利化政策供给,引导银行提升外汇服务水平,切实优化外汇营商环境,支持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越来越多跨境金融服务企业也参与其中。这些跨境金融服务企业通过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跨境金融和风控服务,不仅能为客户提供跨境支付的服务,还能够为外贸企业解决跨境融资的需求,以高质量的服务帮助企业的跨境资金有效运营,已然成为金融机构之外的有力补充。
中小微外贸企业是我国外贸行业最有活力和创新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助企纾困,对于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稳外贸,促发展,更优质、更全面的跨境金融服务将赋能中小微外贸企业的稳健发展。
来源:中国贸易报(文章有删改)